足迹
活着简介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714【盛典】(第1页)

    卢象升和杨镇清,都紧急坐船回京了,代表前线将领率军献俘。    跟着回来的,还有五千士卒。    鞑子残部逃去宁古塔,东北地区用不着那么多军队。于是,杨镇清的独立团编制取消,一部分打散编入兄弟部队,一部分回到南京做禁军。东北其他部队,也分别抽调一些,都是去年作战立功之人。    如此,整个南京城(包括紫禁城)的正规军,数量终于达到一万人。    卢象升骑着高头大马,前方是仪仗和乐队。他身后跟着同样骑马杨镇清,再然后就是那些东北回来的士兵,另外还有一长串的俘虏。有鞑子战俘,也有荷兰战俘,在马六甲投降的荷兰人,除了那几个文职,其余全部押回南京。    乐队演奏着《钢铁洪流进行曲》,大同将士阔步前行。杨镇清扭头看看身后的俘虏,脸上露出得意微笑,被撸去军职无所谓,被封建州侯也无所谓,能灭了满清才是最重要的。    可惜,还有些鞑子余孽,窝在宁古塔那边不敢出来,这让杨镇清感到颇为遗憾。    "平鞑啊,"卢象升拉着缰绳说,"听闻庞阁老要给你做媒,被你给直接推辞了,一点面子都不给。"    杨镇清笑道:"我本山中猎户,即便投军之后读书,也就识得千把个字。庞阁老给我说的亲家,却是书香门第,我哪高攀得起我呀,随便娶一农家女,给祖宗继承香火就行了。"    卢象升感慨:"唉,如此也好,不沾染太多。"    卢象升一回到南京,就感觉朝堂有些诡谲。他多半不能回前线了,极有可能接任兵部尚书,作为皇帝平衡文官派系的工具。    这几天,江西籍的文官,陆陆续续登门拜访,明里暗里不断提及宋应星。    卢象升知道是啥意思,无非庞春来、李邦华离开之后,宋应星会被擢升为内阁首辅。那些江西籍官员,想把卢象升也拉进来,暗示他去宋应星家里拜会一番。    对此,卢象升假装听不懂,他可不愿触皇帝的霉头。    如今已不是"朝堂半江西"那么简单,赵瀚虽然刻意压制,但朝中的江西官越来越多,四品以上京官有七成是江西人。根本就压不住,江西官员的资历和政绩摆在那里,就算抛开裙带关系不管,正常升迁也会造成这种局面。    "万胜,万胜!"    队伍抵达玄武湖畔,沿途百姓扶老携幼,对着他们呐喊欢呼。    这些从东北回来的将士,一个个喜气洋洋,愈发昂首挺胸、精神振奋。    鞑子俘虏吓得面无人色,他们全是被定重罪的俘虏,一个个双手沾满血腥,即便不被砍头,也要扔去山里挖矿。    荷兰俘虏就要好些,公司经营马六甲不久,还没来得及跟汉人翻脸。交战杀伤大同士兵,那属于正常的战争行为,中国皇帝不打算杀他们。甚至,还能移民北方落户分田,只不过分到的田产是汉人的一半。    赵瀚已经对海外官员下了命令,一旦抓到荷兰俘虏,罪大恶极的直接砍头,其余全部迁往中国北方充实人口。荷兰就那么点人,海外殖民地人口更少,多弄几次估计都招不到兵了。    而荷兰底层士兵,到了中国北方为民,几年时间就会被同化。只不过嘛,这些家伙红毛绿眼,北方又是男多女少。他们能不能娶妻成家,这就没人去管了,估计很多都要打一辈子光棍,仅有的作用就是给官府种地纳粮。    过了玄武湖,队伍终于进城,围绕紫禁城绕了一圈,被引导着从正大门入内。    凯旋士兵人数太多,肯定无法全部进去,只选了三百个作为代表。他们押着俘虏,向前走了一段路,便被安排在那里先等着。    午门之前,文武百官已经就位,番邦使者也陆续到场。    除了南洋诸国的使者,朝鲜、东吁(缅甸)等国,也有派使者前来。并非赶巧,而是借着给大同皇帝贺寿,顺便搞一趟官方朝贡贸易。    朝鲜国王最有孝心,年年都派使者来,每年三月份就到了,等着四月份恭贺皇帝寿诞。    "皇帝升楼!"    "奏乐!"    在威武庄严的礼乐声中,伞盖仪仗最先出现。接着是穿着礼服的赵瀚,以及皇后费如兰、太子赵匡桓。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女,今天也破例被允许现身观礼。    赵瀚走到午门城楼正中央,司仪官随即大喊:"乐毕,百官上前!"    文武百官排成两列,手捧笏板前趋,来到午门城楼下站好。    在司仪官的指示下,众臣收起笏板拜见,然后山呼万岁,恭祝皇帝万寿无疆,就差没给皇帝唱生日快乐歌。    "番邦使臣上前!"    一堆番使走上前去,礼仪大同小异,祝皇帝生日快乐之后,排在文武百官后面站好。    赵瀚坐在午门城楼上,扫视城下官员使者,心中平生一股豪迈之气。难怪历代君主,都喜欢搞这种典礼,心中的满足感简直爆棚啊。    如今中国的疆域,北至蒙古草原,只有河套还没收回。    西至嘉峪关,青海、西藏、新疆虽未收复,但都名义上表示了臣服。    东北那边,辽宁、吉林尽归朝廷。只不过,吉林还没有设省,而辽宁准备正式设省(吉林暂由辽宁管辖)。鸭绿江以南,也即后世朝鲜的新义州,大概两百平方公里被大同军实控。    南边就大了,包含整个琉球、半个越南、吕宋岛、占城、巨港、马六甲。    "献俘!"    喊这话的,是兵部左侍郎杨钟。    这货是吉水县士子,赵瀚攻占吉水县城时投靠。先给赵瀚做了三年军务秘书,然后直接外放知县,地盘扩张时迅速当上知府,接着就调回来在兵部做郎中。    一个不起眼的吉水士子,只因早早给赵瀚做事,自身又有一定的能力,便能平步青云当兵部左侍郎。    这样的江西官员,数量非常多!    事实上,该由兵部尚书主持献俘,但兵部尚书方胜昌生病了。    方胜昌也是江西人,兄弟俩自己起兵,带着两县半的地盘投靠。这回等庞春来、李邦华离开,赵瀚就会让方胜昌入阁,把兵部尚书的位子腾出来交给卢象升。    谁知方胜昌突然病重,还不满五十岁的人,也不晓得能否挺过去。    卢象升、杨镇清二人,领军押送战俘而来。    他们被允许骑马来到午门城下,随即下马拜见,又向兵部奉上报捷文书。    报捷文书早就上报了,今天纯粹是走流程。    杨钟宣布完各个部队的功劳,又当众宣布对立功将士的封赏。包括带兵攻占马六甲的洪旭在内,主将的爵位都有所提升,只有犯了军规的王廷臣、王尧臣仅捞到荣誉头衔。    至于杨镇清,功劳实在太大,犯了军规也压不住,这回被封为"建州侯"。    "俘虏上前!"    "拜!"    一百多个俘虏,被押去给皇帝磕头。    趙瀚微笑道:"拿去。"    御马监掌印游居莲大喊:"拿去!"    旁边的侍卫统领朱由栋,跟着喊得更大声:"拿去!"    城下的侍卫喊道:"拿去!"    兵部左侍郎杨钟再喊:"拿去!"    卢象升挥手下令,大同士卒便押着战俘退下,交给刑部官员听候发落。该砍头砍头,该挖矿挖矿,该移民移民,反正不会今天搞得血糊糊的。    "奏乐,舞之蹈之!"    无论是文武百官,还是那些番邦使臣,全部把笏板别在腰带上,在礼乐声中开始手舞足蹈。    这是延续自上古的献俘礼仪,俘虏被带走之后,大家都得一起跳舞庆祝。就连庞春来、李邦华二人,都拖着一把老骨头跳舞。    大家也不觉得尴尬,一个个喜笑颜开。    朝鲜使者对此虽然不熟,却也从自己国家的史书里,知道有这么一个跳舞仪式。而那些来自南洋的使者,却觉得非常新鲜,他们之前排练过,此时跟着汉官一起做。    在赵瀚的眼中,城下这一群人,纯属在跳广播体操。    舞蹈结束,众臣站好,拿出笏板再拜,山呼万岁之后典礼完毕。    "群臣赐宴!"    典礼之后第三日,庞春来、李邦华正式退休,宋应星接替首辅之职。    兵部尚书方胜昌、财部尚书费纯、吏部尚书刘子仁、工部尚书袁允龙(费如鹤的大舅子),这四个江西人全部入阁为相。    江苏人卢象升,接任兵部尚书。    安徽人吴应箕,接任财部尚书。    安徽人张秉文,接任吏部尚书。    江西人李日宣(李邦华的侄子),接任工部尚书。    赵瀚明摆着要削弱江西官员的影响力,军政、财政、人事全部交给非江西籍官員。    即便如此,也只能稍微缓解,毕竟朝堂里的江西籍太多了。而且,此次调整之后,内阁里面全是江西人。    整出个江西内阁,赵瀚也是没办法。    都是功臣,又没犯大错,还能强行打压不成真想改变朝堂局势,就得對功臣举起屠刀,非得弄出几个大案来才行。    赵瀚終于体会到朱元璋的心情,也知道老朱同志为啥大杀功臣。    赵瀚手下的功臣们,算是比较守规矩了,依旧搞得他非常难受。而朱元璋手下的功臣,一个个飞扬跋扈,非得弄死好几批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