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崇祯唐通全文阅读最新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65章 郑成功(第1页)

明朝中后期五军都督府虽然名存实亡,但名誉还在。黄蜚立刻下跪:“臣做的都是分内之事,受之有愧,请陛下收回圣命。”崇祯淡淡一笑:“这是朕的旨意,也是朕对大明武将的态度。”“臣...领旨谢恩!”黄蜚两条粗壮的臂膀支在地上,认真的磕了三个头。论功行赏后,崇祯将目光放到郑芝龙身上。“郑同知,此番用海船运送粮草,情况如何?”“回陛下,此番用海船运送三十万石粮草,由于风高浪急,部分船舱进水,所以损失了一些,损失的部分约占总数的一成。”“海船已停靠在天津,三日内即可换成漕运船舶送抵京师。”郑芝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。一成损失虽然不多,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很是扎眼。再加上他不知道崇祯召他们父子进京有什么事,所以此次进京是冒着风险来的。崇祯点点头:“站在你右手边的是郑森?”“是,犬子郑森在南京国子监学习,所以才敢在陛下面前自称学生!”郑芝龙急忙解释。崇祯再次点头,他对着郑森说道:“郑森,在南京师从何人?”郑森深施一礼:“师从钱谦益。”钱谦益...东林党领袖,官至礼部侍郎,后因罪削籍归乡。投降满清后被列入贰臣传乙列,后又与郑成功,李定国联络反清复明。在八旗兵攻进南京前,他的小妾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水殉国。钱谦益思索良久,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,说道:“水太冷,不能下。”是一个自称清流,行为荒诞的东林党奇葩!不行!不能继续让郑森跟着钱谦益学习了,这么好的一个苗子会废在钱谦益手里。想到这,崇祯问道:“郑森,生逢乱世,你觉得什么是英雄?”郑森想了想:“学生以为,大丈夫立于世,胸有为人处世之道,腹有治国安邦之策,上可报效国家,下可封妻荫子,方为英雄。”崇祯不由得对郑森多看了两眼,他再次问道:“你觉得,在南京国子监学习能成为英雄吗?”郑森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。在国子监学习后,下一步就是入朝为官,而且是文官。乱世之下,鲜有文官能力挽狂澜。上一次力挽狂澜的文人还是于谦,结果却是惨之又惨。.崇祯继续说道:“乱世之下,焉有完卵!多事之秋,而乃有令患风!”“若想治国,需先安邦。治国用文,安邦需武,此乃文武双全之本意也!”“然,大明不缺文人,缺的是武!”“你觉得朕说的有道理吗?”郑森偷偷的看了一眼崇祯,随后盯着眼前的地砖沉思不语。良久,他深施一礼:“学生请陛下赐教。”“你父担任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,率领水师镇守福建!朕以为,你应弃笔从戎在你父亲麾下效力。”“建功立业,封妻荫子,正当时也!”郑芝龙心中一动,抬头看向崇祯。他让郑森师从钱谦益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他重走自己的老路,现在看来,这个希望是破灭了。不过。既然皇帝要求他从军,那肯定不是从基层做起。如此一来,他的顾虑也就没那么多了。大明朝武官晋升极其严格,不但有服役年限的要求,还要在战争中有优秀的表现。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郑芝龙忙问。“朕此番征召你们前来,为了两件事,先说第一件!”说罢,崇祯吩咐王承恩将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铺在地上。随后,他带着其余人来到地图前。上面画着辽东的地形,城池,山川河流,以及几处适合停船的渡口。“诸位,你们看!”崇祯指着辽东区域:“建奴已尽占关外之地,他们有水师两支水师,一支驻守松花江上游,负责给建奴运送物资。”“另一支是投降建奴的孔有德,耿仲明等人,他们驻守在辽南一带,正帮着建奴打造八旗水师!”“辽南?”黄蜚在这一带打过无数次仗,试图在辽南找到适合造船的地方。“这里!”崇祯指着辽南狮子口(今瓦房店旅顺口区)说道:“朕闻建奴正在此地打造水师。”黄蜚与郑芝龙互相对视一眼,知道了崇祯的想法。但这个想法在他们二人的脑袋里仅仅呆了片刻,就迅速消失不见。从海上偷袭建奴,难啊!一方面对方在沿海区域布置了各种重炮,那些重炮比舰炮射程远,威力大,要想偷袭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。黄蜚拱手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让我等偷袭建奴水师?”“是,也不是!”崇祯的话把所有人都弄愣了,郑森最先反应过来,他皱着眉猜测道:“难道陛下是想引蛇出洞?”“对,朕的意思是用商船引诱孔有德,耿仲明率部出击,然后集中兵力将他们的舰船全部摧毁。”“建奴没了海船,大明水师将在海上畅行无阻!”“可是...”郑森继续问道:“对方不上当怎么办?”“无妨,就当大明水师练兵了。”“你们以为如何?”黄蜚和郑芝龙低声商议片刻后说道:“可行,但我等不保证此番出兵能有战果。”“那就这么办!”“擢郑芝龙为福建水师总兵,率福建水师进驻登州,与黄蜚共同出兵辽南。”“第二件事是军饷!一会去兵部和户部将拖欠福建水师的饷银全部领了。”“然后朕有一件要事交给郑森!”郑森先是抬头看向郑芝龙,得到眼神同意后急忙施礼:“学生当鞠躬尽瘁。”“即日起,擢郑森为福建水师副总兵!”“朕要你在一个月内将一批银两送去南京,给太子留下一部分,剩下的沿长江逆流而上,给驻守在九江的袁继咸送去!”“西南战事焦灼,秦良玉有饷无兵,袁继咸有兵无饷,他二人无法联合,只能从京师调运饷银!”“你一定要准时送到!愿意此一去马到成功...”“嗯...既然如此,朕就赐名曰成功,以示吉祝!”